★決定之一:培養敏感度,像創業家一樣思考。
技術會被取代,趨勢會被循環,商業世界沒有定律,唯一不變、可複製的,只有企業家精神。
資誠企管顧問公司執行董事林瓊瀛堅信,商業判斷的藝術,其實就像是黑手的功夫,累積知識沒有捷徑也不能投機,但卻能從小地方做起。
Q:如何擁有商業洞見?
A:商業決策沒有標準答案,不要輕忽許多可能的變數,往往愈有商業敏感度的人,思慮愈周延。
浪漫的經濟學家熊彼得(Joseph Schumpeter)曾說:「市場經濟就是企業家經濟。」
他創造企業家精神(Entrepreneut)一詞,把企業家視為資本主義的靈魂、經濟發展的推動者。
「謀之在眾,決之在獨」,林瓊瀛強調,思考的時候要盡量慎重,決策終究回到人的心志與膽識。
培養商業判斷敏感度的資源:
*掌握「現在發生什麼」:看財經新聞、商業雜誌、研究數據,累積相關知識。
*研究自已的本業:利用競爭分析了解公司與對手。
*組織讀書會:定期討論商業書,有興趣的範圍可深入鑽研。
*找到學習對象:多提問,提問前勤做功課。
★決定之二:找一對一英文家教,徹底把語言學好。
因為單純地想準確了解外國客戶的意見,胡湘雲開啟學英文的動機。
對補習班制式教學有恐懼的她,由於找對了老師,讓她打從心裡想要主動學習英文,更想看見英文的美。
試著回想,在步入職場之後,自已曾經多少次將「把英文學好」擺在自我學習的清單裡,或是列為新年新希望,但結果不是三分鐘熱度就是得過且過地胡混過去了。
Q:如何一次就把英文學好?
A:學英文就像跟人互動一樣,常常見面就會熟悉,久久不見就生疏了。
找英文家教,胡湘雲的心得是,必須找一個自已喜歡跟他談的對象,這樣才會一直不斷地想話題來聊。
學習英文的資源:
*掌握自已專業領域裡的關鍵字,再搭配閱讀教導英文簡報、會議或電子郵件技巧的書籍。
*找一本自已喜歡的英文書,從頭到尾讀完一遍。
*經常瀏覽英文網站或雜誌,可以是和專業領域相關,也可以是出於興趣或娛樂。
*保持接觸英文的習慣,例如學習用英文思考、試著用英文寫日記,或是把握機會甬於開口說英文。
★決定之三:爭取外派,為全球化視野加分。
在多年的外派生涯中,張安佐幾乎都願意主動地配合公司的發展策略「趴趴走」,因為他認為「做業務,沒有挑地區的權利」,多給自已一點空間,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驚喜是什麼。
Q:如何透過工作來體驗世界?
A:永遠保有一顆好奇心,從另一個角度看世界,人與人之間的蕃籬就在彼此會心的微笑中瓦解。
張安佐認為,外派其實也是工作跟生活的結合,ON的時候努力工作,OFF的時候盡情玩樂,這樣才能樂在其中。
培養外派思維的資源:
*進入一家有品牌的公司,爭取外派機會。
*不要想太多,想去就去;外派愈年輕愈好、地點愈偏僻愈好。
*閱讀相關書籍,培養全球視野:
《到美國工作:做個國際工作者,為自已的經歷加分!》(How to Get a Job in the USA Today!藍鯨)
《做個國際工作人》(GenXpat,商智文化)
★決定之四:超越紀律,注入堅持的自律靈魂。
晉麗明認為自律不是一種壓力,而是一種正向的循環,實現自我期許的積極感,讓自已變得更好,就是一種內在的成就。
Q:如何成功地完成自已設定的目標?
A:自律的人會努力依照規畫,實踐自已想達成的目標,最後會成為一種持之以恆的習慣。
晉麗明認為,自律的人通常能夠許下一個具體目標,並為實踐目標投注心力去自我要求、徹底執行,往往打造出高績效的團隊。
從紀律到自律的資源:
*《趕的話,就慢慢來:新式時間管理7步驟》(Wenn du es Eilig Hast, Gehe Langsam,時報出版)
*《3%的超越-透視杜書伍的聯張國際經營學》(天下文化)
*〈自我管理能力量表〉(http://www.104testing.com.tw/product/p_manage/index.jsp),由104人力銀行所開發的線上測驗,可以幫助測驗者了解自已在自我管理的各個階段的表現。
★決定之五:包容聆聽,建立跨文化溝通的不敗法則。
不論和哪一國人相處,悠克電子管理處長蔡明憲有個放諸四海皆準的溝通流程:包容、聆聽、理解,最後找出交集。
不管雙方再怎麼不一樣,先往好處想,畢竟,跨國合作的目的是完成任務,而不是為雙方的差異爭出是非對錯。
Q:如何通全球化工作團隊?
A:我雖然人在台灣,但只要對方有需要,我一定幫忙做到。
蔡明憲認為,領導人用人的原則應該是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。
主管應該要鼓勵、要柔軟,因為你正是依賴部屬幫忙打天下。
學習跨文化溝通的資源:
*有空就聽ICRT台北國際社區廣播電台FM100
*報名6到8人制的英文補習班
*擁有開放的心胸
★決定之六:生活優先,用自已的方式工作。
當在組織裡獲得升遷或加薪,已不再吸引曾靜娟時,她決定重新面對自已。
成為一名獨立工作者後,儘管頭銜、物質不如以往,但她更珍惜的是,現在用自已的方式過活的抉擇。
Q:如何兼顧工作與生活?
A:用專業接案,有效率地完成,然後就可以把時間空出來,嘗試以前沒機會做的事。
歷經不同的工作轉換,曾靜媦慢慢覺得,生命中還有許多自已想要做的事情,她希望以不同的方式工作。
想成為個人工作者的資源:
*《大象與跳蚤-預見組識與個人的未來》(The Elephant and the Flea,天下文化)
*《這輩子,你該做什麼?》(What Should I Do With My Life,早安財經)
*J CASE 外包銀行(www.jcase.com.tw)這個網站為自已工作者提供各類專案外包的仲介服務。
★決定之七:專業發聲,在網路上實現自我。
早在台灣還沒流行部落格的時候,陳穎青就已經開始玩部落格了!除了自已設計、架設部落格,還規定自已每個星期至少產出一筩文章。
專業多元網站內容,讓「老貓」的個人品牌早已從虛擬網路紅到實體世界了。
Q:如何在網路上實現一個夢想?
A:只追求末節在網路上是不會成功的,必須在自已的專業領域裡,不斷地維持內容的品質,做長線的經營。
陳穎青分析,要經營一個成功的部落格,核心根本和先決條件就是自已有沒有料,這個料包含了知識、經驗、技術,甚至挖掘資訊的能力,都是需要鍛鍊的。
了解個人部落格的資源:
*「老貓學出版」(http://b-oo-k.net/blog/):陳穎青的個人部落格,可以參考他如何定位、設計和經營自已的部落格。
*《部落格的天空-21天變身部落達人》(碁峰出版)
*《速效!58分鐘成功架站:Web、Mail、FTP、入口網站、部落格》(旗標出版)
*「台灣部落格免費架站計畫」(http://hosting.url.com.tw/blog/),智邦生活館推出的計畫,讓對部落格有興趣的人可以建立屬於自已的部落格空間,並有網路高手協助使用者克服獨立架站的困難。
★決定之八:用沒有薪水的工作,體驗生命價值。
李偉文既是牙醫又是環保志工,只是他把沒賺錢的工作做得比正職更精彩。聽過他演講、看過他作品、參加過他營隊的人,可能比坐上他看診台上的人還多。
多數人的生命,都行走在一條可預見的筆直軌道上,多拿幾張文憑,然後找個好工作。殘酷的事實是,即使你丟出辭呈,公司也只會懷一、兩個月,很快就會有人接收你的職銜、辦公桌和祕書。
Q:如何在事業與志業中找到雙贏機會?
A:只有在參與公益團體時,人才能找到自已生命的價值,因為你為了一件拿不到錢的事而付出。
為麼要去做志工?李偉文認為,經理人是有能力、有影響力的人,有能力的人當然要為社會多負點責任。
有興趣投身志工,可透過以下管道取得資源:
*《一個創業家的意外人生》(Leaving Microsoft to Change the World,商智文化)
*《志工企業家》(How to Change the World,天下文化)
*李偉文的部落格(http://blog.chinatimes.com/sow/)
*荒野保護協會網站(http://www.sow.org.tw/)
*台灣公益資訊中心(http://www.npo.org.tw/Volunteers/index.asp)
*104志工服務專區(http://www.104.com.tw/volunteer/)
*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海外服務工作團(http://www.icdf.org.tw/chinese/c_affair_volunteer_intro4.asp)
★決定之九:留在孩子身邊,是人生幸福的原點。
一次與孩子的對話,讓李飛彤體認到「孩子的成長需要陪伴」,促使他痛下決心,放慢工作的腳步,以爭取多一點的時間陪伴家人。對他來說,這不是犧牲,而是自已及孩子的人生必要的投資。
Q:如何多點時間陪伴孩子?
A:放慢工作腳步,將時間投資在家人身上,是人生中穩賺不賠的投資。
每天忙碌的行程中,李飛彤永遠為孩子預留一段Skype談心的時間。對他來說,留在孩子身邊,就是人生幸福的原點。
維繫全球化時代親子關係的資源:
*申請一個skype帳號,用網路打電話,關心家人(skype.pchome.com.tw/teach.jsp)
*下載MSN及時通訊,當家人的線上密友(tw.msn.com/)
*家長學苑(www.parentschool.org.tw):這是一群台北市的家長組成的線上團體,提供每周一次的、專為家長參與教育的專屬電子報;內容包括親子教養、家長參與教育、家長會經營、教育議題等等資訊。
*財團法人任兆璋修女林美智老師教育基金會(www.jenlinst.org.tw):這是一群尊崇家庭價值的成員所組成的基金會,他們深信學會經營甜蜜的家庭是人生的重要課題,也是整個社會當下最迫切需要學習的目標。每個個體、以及整體社會的健康快樂,絕大部份取決於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否。提供各種相關的電子書、課程及諮商服務。
★決定之十:以智慧的觀點,重理人生議題。
如果生活「過得更好」是既定目標,「找個人結婚」一定是標準答案嗎?透過西蒙.波娃等女性傳記的印證和啟發,蘭萱決定以自已的方式去體驗人生的各個轉折點。
Q:如何更深層地認識自已?
A:把自已當成一個「人」,而不是一個「男人」或「女人」,因此不論交往或結婚,兩個人應性格、行動獨立,但能相互信任、分享。
蘭萱認為,如果假設一個人是悲慘的,那感到寂寞的時候可就多了;如果認為一個人也不錯,那兩個人的時候,反而會覺得是多出來的快樂!
追求情感獨立、建立親密關係的資源:
*多讀人文類書籍,不要只讀工具書:尼采作品、《第二性》(貓頭鷹出版)、《香奈兒:火與冰的女人》(Chanel:Her Style and Her Life,大塊文化出版)、《女畫家卡蘿傳奇》(方智出版)、《男女大不同》(Men Are from Mars,Women Are from Venus,生命潛能出版)
*多自已動腦思考,少開口徵詢他人意見。
*找些與自已志同道合的朋友,一起抵抗社會壓力。
以上文章取自於MANAGER today 經理人月刊 No.26
- Feb 09 Fri 2007 09:55
2007改變生涯運氣的十個決定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