壹、推理

     老師先給我們一個觀念,利用一個好的表示方法,可以幫助思考,更可以幫助講解,也就是解題目時,必須要先《想的清楚》、才可以《講的清楚》、讓聽的人《聽的清楚》。

    老師總共出了十二題的推理題目,想要藉由題目,讓我們動腦思考如何解題,然後再告訴我們有什麼更好的解題方式,我覺得超級棒的,終於有一門課程,是讓學生先解題好題目想好答案,再告訴學生答案,而不是只會一直給答案,卻不會告訴你為什麼。

    在諸多題目中,雖然有些題目一下就解出來了,可是卻不太會講,所以都還要再思考一下,等到我想好怎麼講了,時間也就過了,也就都沒有機會上台講解過。不過,老師人很好,解題答案如果是對的,老師還是有幫忙加分啦!開心!

老師總共花了四個禮拜的時間,教會了我們四種方法:一、窮舉消去法~這個方法雖然有點慢,不過是最不會出錯的方法;二、矩陣消去法~畫了幾宮格的圖後,很快就會解出答案;三、嘗試錯誤法~是否有解?還有更佳解?此方法有點累哦!真的就是要不斷的嘗試,才會找到一個較好的答案;四、狀態圖法~也是要一一的嘗試,才會有較佳的答案。

有一題五對夫妻聚會握手的題目,同學解題版本很多,可是沒有一個解題,是讓人一聽就懂的,後來老師有講解了一個方法,老師並沒有特別說明此方法名稱,我覺得老師解題的那個方法,應該稱之為《連線統計法》。這題題目讓我想了好久的時間,所以印象很深刻。

    因為推理的題目,真的是太好玩了,所以,我還特地去書局買了兩本推理題目的書,試著用老師教的方法去解題目,而且,還有把推理書帶去學校,與沒有修此堂的同學,一起動腦筋解題目,互相交換想法和解題的方法,讓腦袋整個都活絡了起來。


貳、邏輯


   
所謂的邏輯是研究論證的科學,而論證是由一組敘述所組成的,其中至少有一個是前提,而結論只有一個。而敘述是可辨真偽的句子。真偽是研究有效(Valid)與無效(inValid)。

    有效論證~前提為真,結論必為真。無效論證~前提為真,結論有時真,有時假。也就是接受這個前提(原因)為真,結論就為真的。邏輯,不是研究真假,而是符合有效型式,可辨真偽句子,就為合邏輯。

剛開始聽到時,想說老師到底在講什麼啊?什麼真真假假的,真的是有聽沒有懂,而且覺得有點複雜,好像不是很好懂的樣子。老師總共花了四個禮拜,由淺至深的慢慢解說,教會我們有八種的型式,愈後面的型式,就覺得愈難懂,因為有點饒舌,不過老師說最重要的事,要我們把型式背起來,型式背起來了,就可以清楚的知道,別人講的話,到底有沒有合邏輯,而不再只是對或錯,真或假的問題。型式背起來真的很重要,因為後來我才比較能夠舉一反三,不再是《鴨子聽雷》,有聽沒有懂。

    老師有出一份作業,請我們寫下三個有效論證《型式:凡ABCA,故CB》,四個無效論證《型式:凡ABCB,故CA》。我想了好久的時間,就是想要推翻老師所講的有效論證~前提為真,結論必為真。所以我寫了:凡(車子)是(有輪子)(磁浮車)是(車子),故(磁浮車)是(有輪子)。所以還特地上網查證磁浮車是不是沒有輪子呢!雖然老師並沒有針對作業,做一個解說和評論,不過我還是很想知道,我寫的例子是成立的嗎?因為我想了三天才寫出來的,所以超級想要知道是否成立。


參、謬誤


   
剛開始想說什麼是謬誤?以為是指不真實的說法,稱之為謬誤,後來才知道原來是指錯誤的觀念。

老師花了兩個禮拜的時間,要讓我們懂得什麼是錯誤的觀念,總共有七大重點。一、草率的一概而論《somewhole》~只敘述部份的事實,而忽略部份的事實,讓敘述的事實,變成是全部的事實;二、組成(組合)謬誤《eachwhole》~每一個有這個特性的,把他們組合起來也變成有這個特性了;三、分割謬誤《wholeeach》~從整體的全部,推部份;四、Post Hoc~兩種事件不關聯,卻硬要牽拖在一起;五、片面之詞~單方面或只是部分的理由、說詞;六、過於簡化~把話語太簡單化;七、非黑即白~用二分法判斷事物,不是對就是錯。

老師有舉一例子,就是有人越過平交道,像法院申訴的案例,那員工回答律師的答案,真的是讓我笑了好久,我後來還把這個案例,當做一個笑話告訴別人,結果,大家也都是一直笑。

當老師講解後,才發現其實生活週遭,超級多類似的情形發生,而只是我們沒有發現,或者當做理所當然的,沒有特別的在意。尤其是當我們在跟別人講話時,我們常常會一概而論,把我們想講的,或者認為自已是對的部份,講給第三者知道,而卻沒有特別去提到自已不想講的,或者是錯的部份,自然而然,好像就變成整件事情,就是自已講的那樣。

而且,當我們做錯事情的時候,我們一定會想盡了辦法,把沒有關聯的事情,硬是放在一起,希望可以當做我們沒有做錯事情,都是因為別件事情,而導致這件事情變成那樣。要不然,就是會遇到非黑即白的人,這種人通常都是好惡分明。老師所指的錯誤的觀念,都常常發生在職場上,很多人都有這些謬誤,可是我們可能都已經習以為常了,所以也都沒有覺得不對的地方,我想只能從自已本身做起,改變自已不要有這些謬誤,因為想要告訴別人,請別人不要有這些錯誤的觀念,是一件很難的事情。


肆、討論問題

 
   
老師希望藉由討論問題的方式,讓我們說出贊成或反對的理由,然後再進一步的告訴我們,我們所講的理由,會不會很容易就被別人推翻,被推翻的原因是什麼,而我們應該在講理由時,就必須先思考注意到,理由夠不夠充分?能不能夠說服別人?而不是一昧的覺得,自已講的都是對的,是有道理的,而是要讓聽的人能夠信服於你所講的,這才是重點。

    老師於課堂中提了一個問題,是讓我一直在思考的,而且,課程後還有去問別人的想法和理由,題目是《英國捐贈精子和卵子要匿名,後來取消了,在小孩子滿18歲後,可以找親生父母,您贊不贊成取消匿名的規定?》我一直在想著,贊成的理由中,其中一項,就是怕會有近親聯姻的問題,當時老師說這個不成立。後來詢問別人的想法和理由時,別人也有提到這項,老師當時是說這是可以避免的,只要有做婚前檢查,這都是可以被發現的,可是問題是,不是每對要結婚的人,都一定會做婚前檢查,所以這樣不就變成了個案了嗎?因為大多數的人,都沒有在做婚前檢查不是嗎?而老師也說不要針對個案,來提出贊成或不贊成的理由嗎?而跟別人討論的後,也覺得這應該是成立的不是嗎?


伍、因果分析


   
可能因為星期五放假放太多了,上課時間週數不夠,所以老師並沒有針對這項,做課程上的講解。雖然大家都知道有因必有果,不過還是很想知道,到底應該要如何來分析。


陸、創意

剛開始聽到要上創意這個單元,原本以為老師是要我們發揮創意,讓我們先思考,然後舉例有那些創意,或者是說讓我們想創意有那些來源?所以還沒上這單元時,我個人就一直處於很興奮,很想要儘快上到這個單元,因為覺得應該會很好玩,所以一直很期待,雖然後來上此單元時,不是我所想像的內容,不過還是讓我學習到很多東西,讓我更有想法去思考更多的創意。

那創意是無所不在的,而創意應該要追求有價值改變,總共有五大原則,一、相反(反轉)~不一定是實體的改變,針對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,來分別探討;二、轉移~總共有十大概念—1.仿生概念2.拋棄式概念3.租賃式概念4.投幣式概念5.行動式概念6.代理(代客)式概念7.拍賣式概念8.主題式概念9.擬人式概念:類似仿生10.折疊式概念;三、合併(組合)~要用的時候常常一起用;四、改變~各種屬性、形狀、顏色、材質、方向、重量;五、延伸~各種厚度、高度、功能、時間。

    然而,大部份的創意發明者,都是因為在生活週遭上,或者因為使用某些商品,引發了不方便性,所以才會有很多的想法延伸出來,因為使用的不方便性,導致於創意者有不同的想法,《也許這麼做會更好》,有了這樣的想法出來後,就會想要去改變它,當想去改變它的時候,就會想說要怎麼做會更好,這麼做會不會更佳的便利,或者想把其他商品做一個結合,讓原來只有一倍的功效,合併後達到二至三倍,甚至於更多的效能。

    而我們也常常會有很多創意的想法,譬如說看到電視的廣告或者DM…等,都會想說《如果這樣也會不錯。或者怎麼會這樣,應該要怎樣!或者我原本也是這麼想的》,諸如此類的想法,其實那就是創意,只是我們沒有去執行我們所想的創意,也許決定做了之後,會帶來很大的風潮也不一定哦!

    像日本就超多創意的發明者,而且他們國家有獎勵,這些創意的發明者,所以他們會不斷的研究和不斷的思考,要如何做改變才可以帶給自已和別人便利性,雖然有些發明會讓人覺得很無理頭,不過卻是有很大的商機,所以也促使日本人一直在研發更好的東西,也就是好還要更好,甚至把你想像不到的東西,通通都結合在一起,變成一個帶給大家極大便利性的商品。

    現在的創意,不單單是針對於有型的,像是廣告台詞,最近很紅的「殺很大」,那個想出這句創意台詞的人,絕對沒有想到居然可以帶動如此大的風潮,不過他的創意卻帶來了無限的商機。還有就是招牌名稱,它的創意就是把商品形象化,讓人一看到就知道它賣的是什麼,例如:台北奇雞,一看就知道它是賣有關雞這類的商品。好多好多的創意,都是我們隨手可得的,只是我們願不願意去做改變而已,而且讓這個改變帶來更多的便利性與價值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nny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