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P.233 申論題
Q2:(證券經紀費用)美國在1975年5月允許證券經紀商自訂經紀費用,由於大型證券商接受委託的交易量龐大,使其佔盡優勢,合併了許多小型證券商。20多年後,新加坡於1998年2月宣佈證券經紀費用於三年內自由化,你/妳認為新加坡是否會有顯著的證券商大型化效果?除此之外,經紀費用自由化對證券業是否會有其他影響?
A:1. 新加坡證券商有逐漸大型化效果。新加坡股市以法人大戶為主,散戶約僅佔市場成交量40%。屆時證券商可能以削價競爭(手續費折扣)的方式來提昇市佔率,由於對客戶減少收取手續費的空間並不大,因此,在爭取法人客戶時,有其一定的困難度。小型證券商因僅有手續費收入,收入來源單一,且員工頻被挖角,若空頭市場來臨,股市成交金額萎縮,收入持績減少,而自有資金之運用,因法令限制嚴格,使得營業外收入亦不高;在營運設備的成本方面,由於公司規模較小,營業據點少的情況下,造成議價空間有限,故無法有效降低營業費用。因此,對小型證券商容易發生入不敷出、損益不能兩平的情況,所以,最後使得小型證券商在經營困難的環境下,不得不以停業或合併讓與等方式來尋求因應之道,導致證券商有逐漸大型化效果。讓資本大型化和分支機構營業據點之增加以及網路科技之應用。
2. 在面臨經紀費用自由化時,證券經紀商未來所需面臨最大的威脅是金控公司的同業競爭,其會影響證券業,以提高服務品質、策略聯盟、為客戶創造安心的投資環境、多角化經營或鎖訂客戶層等方式來強化本身的競爭力,也就是強化個別業務經營風險管理、整體風險預警作業管理、整體經營風險管理、強化內部控制制度規範。並且加強員工的在職訓練,提高員工專業能力,藉以提昇公司的競爭力之外,還有制度是否健全、人才是否充裕,及是否有隨著科技腳步的同步發展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