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上次晚上來過,發現原來這一大片都屬於古蹟,因為晚上看不清楚,所以決定找一天特地前來逛逛。

於是,就在今天撥空前往保安宮一探究竟,這可是屬於第二級的古蹟哦!而且創建於清嘉慶十年,也就是西元1805年,距離現今已有214年的歷史囉!雖然在民國六年有重新翻修過,但保存的還是真的太好了,而且廟宇的建築真的是太漂亮了說!




彩繪
彩繪在傳統的木結構中,除了有防腐的實質保護作用更有高度的藝術表現,多見於門扇、樑枋等木構件。正殿牆上大壁畫的裝飾手法為全省寺廟中少見。正殿壁畫是臺南名匠師潘麗水於民國六十二年整修的作品,所作體材多取自大家耳熟能響的歷史典故及民間故事。構圖嚴謹,用色華麗又不失典雅,在線條方面具有文人畫頓挫的筆觸,為經典之作。

交趾陶
交趾陶是一種一釉燒的低溫陶,燒製不易且質地鬆脆不利保存。常用於寺廟之屋脊、水車堵、牆堵及墀頭等地方。正殿和後殿的對看牆上保留有當年匠師的落款真跡的交趾陶作品。正為洪坤福所作,堵高六尺七寸,寬約五尺二寸;後殿為蘇宗覃所作,牆上先以灰泥塑四尺餘的圓框,再於其上塑造交趾陶。兩幅題材均相同,龍堵為蒼龍佈雨;虎堵為猛虎下山。由他們的作品可知匠師以各自擅長手法經營,各有巧妙之處。

剪黏
剪黏,先將灰泥捏塑出內藏鐵筋的胚體,然後在未乾前依題材內容崁上各色碎瓷片,藉由匠師的巧手及剪片大小的準確,才能產生優良的作品,多於屋脊、山尖、水車堵作裝飾。近年修護匠師多以玻璃片取代傳統瓷片。

木雕
現存的木雕大多是大正六年修建時所留下來的作品,是由兩位匠師對場競作共同完成的。龍邊為當年臺灣首席匠師應彬所作,其特色為兩隻螭虎上下疊起,或前呼後擁,或回首顧盼姿態活潑生動。虎邊為大稻埕名師郭塔的作品,主要雕刻人物花草及甲蟲,人物神態、動作生動有趣,場景安排緊湊富戲劇效果。

保安宮內在後棟內,還有設置圖書館哦!可以讓學生有地方可以認真努力的讀書,圖書館就設在二樓,三、四樓是有供奉祌明的,廟宇應該是因為考慮身心障礙者,所以在後棟有設置電梯,我剛好爬樓梯從一樓往上時,剛好有三個學生,在二樓的電梯口按電梯往下,看到時真的是覺得很誇張,很想跟他們說,才一樓而已,有必要搭電梯嗎?剛好有一位扶著行動不方便的人,要搭乘電梯,而那一群學生沒有看到在後方,而電梯剛好來了,所以他們就搭進去了,那個扶著行動不方便的人,就講話囉!「這電梯是要給行動不便的人搭,你們搭什麼搭,而且還是要去一樓,這麼年輕還這樣!」,我聽到時,真的是覺得"罵的好啊!我支持您"。

剛好今天有浴佛的活動,就是可以藉由浴佛這個動作來洗淨罪惡、消災解禍,所以就趕快來浴佛囉!希望可以把不好的事情都解化掉!




男友一直在偷拍我拜拜時候的樣子,後來看了照片覺得好好笑哦!




之後,覺得很口渴,於是就來到大名頂頂的"紅茶屋",結果沒想到好多人哦!今天居然要排隊,所以就趕快去抽號碼牌,然後大約等了半個小時,我原本只要買兩杯的,可是愈等愈久,於是最後購買了六杯說!哈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ennyft 的頭像
    jennyft

    jennyft

    jenny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