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利弗尊者一生和僧團緊密不分,他在僧團中生活,兼具著領導者、體貼的朋友、比丘們福利的守護者、佛陀教誨的忠實保存者,在如此的多重角色中,他以無比的智慧、細心、耐心,統領大眾並扮演好每個角色。 我覺得人在團體中,若是想做個受到眾人的親近、喜愛,就必須要具備有如”舍利弗尊者”的特質。 若懂得「感恩」,便懂得「知足」;「感恩」目前所擁有,便能「知足」目前的一切;若不知「感恩」、「知足」,慾望是無止盡的。 另一點就是,當我們的心若還有所依恃,以一個有所求的心,而想獲得一個殊勝的境界,我想那是不可能的,唯有捨棄有求之心,以無為而為之的心情,去做一切事情,才能符合佛法所說的四大皆空。 平靜的心,就如一池平靜不起漣漪的水,心不因外境的起伏而跟著起伏,這是令人感動的。在現實生活中,人似乎很容易因為一件小事,而起煩惱很久,如何保持一顆平靜的心,使安止的心不只是在禪修中,而能將入生活中,這是很重要的。 因為這次機緣才有選修到”佛教生死學”此堂課程,也因此次的閱讀心得報告,所以才有緣接觸到有關”舍利弗”的一切,也就再另外閱讀”舍利弗的一生”此書,才發現在日常生活中,舍利弗尊者所遇到的,或許我們會感覺似曾相似,因為可能也都曾遇過,但是捫心自問,我們能夠像尊者有這麼大的包容心,以謙恭平和的態度去回應問題、將智慧圓融應用在生活中嗎?我想一般人,多是以一種急躁、不耐煩的心情去處理事情,也就因此將事情越處理越棘手,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張。 而對於舍利弗涅槃之事,讓我想起一部真人真事的電視紀錄片(生命最後一個月的花嫁),24歲的新娘挽著爸爸的手走進教堂。神父證婚的時候,新郎不時柔情的看著新娘,在親友的祝福之中,他們許下一生的約定,這是常見的婚禮場景,最大的不同卻是...這位新娘的生命只剩一個月。新娘曾說“能擁有明天就是個奇跡。如果能體會到這一點,日常生活中無處不是幸福。”
- Apr 06 Sat 2013 18:11
佛陀十大弟子之一「舍利弗」--閱讀心得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